文学中有一种修辞叫“通感”,通俗的解释就是用另一种可比的形式把不可描述的情况说清楚。
之所以提到通感,是因为在包装设计,领域这种现象其实是存在的,能够对产品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尤其是在食品包装领域,这种方法的应用更加明显。
食品包装与消费品包装最大的区别在于,食品在表达产品属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表达其食欲和感性联想。如果只停留在设计表达上呢?什么(what)’,不进一步深化表达‘怎么样(how)’,那么这个产品就上架了,而且如果没有广告支持,销量可想而知。
公司在进行美食包装设计,时,首先关注平面设计中两个方面的表现:品味?而‘舌感’,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包装结构、材料应用、行业标准等方面。这里的‘味’是指咀嚼的感觉,如柔软、黏稠、坚硬、松脆、顺滑等,属于味的范畴;但是,甜、酸、咸、辣等感性的味道都属于舌感的范畴。大多数包装的平面设计只注重舌感,往往忽略了味道的表达。因此,产品特性没有完美呈现是一个缺陷。
从商店和超市琳琅满目的食品展示货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共性:大多数食品企业的产品在系列化性能上相当一致,不同口味的同类产品也以类似的方式进行区分。以软饮料为例,橙汁、紫罗兰汁、草莓汁、苹果汁无一例外都以粉色和浅绿色为代表。软饮料是这样,零食也是这样,还有“Bipai”零食。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一个是橙汁,一个是橙汁,一个是柚子汁,一个是芒果汁。光凭颜色我们能分辨吗?我觉得没那么简单!这时候一定要用吗?通感’来表现‘品味’。
通过颜色的合理运用和颜色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表达出食物的特点?'舌感',就像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用颜色表达酸、甜、苦、辣的作文练习一样。在此基础上,继续运用‘通感’的手法,尽可能地表达味道。表达味道,不仅要通过色彩的运用,还要通过包装容器的形态、材质、画面的特殊设计。例如,冷色结合硬边图形和折线图案可以用来表达酥脆的食物。为了充分表达食物的口感和舌感,除了依靠色彩和图形元素,照片的作用也非常强大,尤其是对于一些产品造型好的食物,通过精致的摄影图像充分表达产品细节,刺激了购买者的食欲。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在实践中很难做到。很多企业没有这种原创感,对图片版权的概念也无动于衷。拍一张性能优秀的产品静物照确实需要一定的价格,但是很多企业领导并没有这种意识,使得包装设计的整体画质无法提升。即使不用摄影,也可以用商业插画的手法(* * *实画)展现产品细节,加强感知沟通。然而,这种方法的成本并不低。虽然在国外很常见,但在中国行不通。因此,大多数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只能退而求其次
但是市场上还是有很多优秀的案例。日本麒麟公司去年和今年分别推出了两种茶饮料:生茶和花茶。茶饮料产品的同质性很高。虽然口味上有一些差异,但如果你真的想喝渴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两种茶饮料在货架性能上完全不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套餐,可以感受到生茶是一种清凉的茶饮料,能产生一种* * *,而且味道比品茶更浓。嗅茶是一种略带甜味且更有味道的茶饮料。
事实上,两种茶饮料通过包装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感性联想,这是真的。从生茶的瓶形和瓶体颜色可以感受到它的产品属性和性能点,而闻茶青花瓷瓶贴的设计和透明的瓶体显然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品尝空间。
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有点温柔,有点中国,有点国际。商业、艺术和文化的恰当结合让我想起了中国的白酒包装。我可以断言,白酒包装可能是所有白酒包装中最落后的,庸俗,难以形容。似乎只要是白酒包装,都要印上金卡,再经过烫金、专色、凹凸、激光、喷砂等一系列印刷工艺,才能称之为白酒包装。其实就算是白酒,味道也不一样,有的醇厚悠远,入口顺滑;有的醇厚而不杂,入口浓;有的入口后余味更重;有些酒的味道更特别。但现在从包装上来说,几乎都像一家人。几年前,北大庆酒——《百年孤独》在白酒包装上做了新的尝试,被视为难得的“异类”,这里的“与众不同”堪称“优秀”。事实上,在葡萄酒的包装设计中,我们可以完全改变我们的想法,利用“通感”效应来充分表达不同风味葡萄酒的特点。
上一篇:标志设计中颜色的运用
下一篇:包装设计里深刻的广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