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保质期是多少?不同国家对食品保质期有什么不同要求?如何处理过保质期的食物?近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15年第13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相关专家解读食品“保质期”。
一、什么是食品保质期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标准,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在标明的储存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的期限。保质期由生产厂家根据所生产食品的包装设计特性、加速试验或检测结果确定,相当于企业对该产品给予消费者的承诺——。在此期间,食品的风味、口感和安全性得到保证,因此可以安全食用。
保质期由两个要素组成,一个是储存条件,一个是期限,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储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标明,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冷冻储存等。如果产品的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可能会缩短食品的保质期,甚至失去安全保障。
二、各国对食品保质期的规定
日本对食品的保质期有严格的规定,分为“食用期”和“味觉欣赏期”。前者多用于易腐食品(如生鲜食品),指未开封条件下的安全食用期;后者多用于品质不易变质的加工食品(可冷藏或常温保存的食品),是保证食品品质和口感的时限。
根据欧盟规定,保质期分为“食用前”和“最好是食用前”。前者通常针对一些易腐食品,也就是说超过保质期食用可能会威胁健康;后者针对的是其他食物,也就是说保质期过后味道和口感可能会受到影响。
美国食品包装上有四种日期,通常根据食品的性质进行标记。首先是食品的外包装盒上必须标明“销售截止日期”,这意味着商店只能在这个日期之前销售这些食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在这个日期吃东西,它会在购买后给消费者留下吃饭和储存的空间。第二个叫“最佳品尝期”,指的是食物品尝或品质的最佳时间。第三是“进食期”,即食物的最后进食日期。一般这个日期最长,过了这个日期必须销毁。第四,食品应标明“包装日期”,以便调查任何问题。
三、各类食品的保质期
一般来说,易腐易氧化食品对货架期的要求较高,水分活度较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在货架期后更容易产生质量隐患,但不一定造成危害,只能通过检验来确定。但是,由于微生物过多、氧化或金属离子或脂肪酸失效而导致的变质食品,在食用后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要特别注意肉制品、食用油、鸡蛋的保质期。
肉制品营养丰富。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肉中的细菌会随着肉的营养和水分充足而繁殖,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造成肉类腐败变质和致病菌扩散的安全隐患。有些细菌还会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可能危及人体健康。除了细菌增殖引起的疾病外,蛋白质本身的腐败也会引起疾病,如产生胺、吲哚、硫醇、硫化氢等小分子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期食用油通常会酸败,酸败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物等其他有毒物质。油酸败后,受热冒烟呛人,其中含有环氧丙醛等分解产物。食用后容易中毒,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循环衰竭。
普通鸡蛋的保质期是有限的。如果储存时间过长,原本存在于蛋清中的杀菌剂会逐渐消亡,各种微生物会逐渐侵入卵内生长繁殖,最后卵内的成分会完全腐烂,变成液体。经过这个过程,除了残留的蛋白质和脂肪外,鸡蛋还可能产生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四、过了保质期的食品绝不可以再销售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然而,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包装设计不能改变保质期的食物)并不等同于有害食物;有些食物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变差,还是可以吃的,比如:一些果汁类产品、饮料和一些低脂肪含量的干谷类产品;也有可能产品质量影响不大,但过了最佳质量期就可以降级喂养。但有些食品在过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冻食品、金属罐头、油炸食品等。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后,一般以两种形式处理:一种是焚烧或作为垃圾处理;二是加工成饲料作为肥料回收利用。
因此,专家建议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对食品建立合理的保质期。企业应依靠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来确定产品的保质期,并通过检测验证食品是否能在标注的保质期内达到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同时,要注意销售环节是否符合食品储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食品保质期。加强对已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严格执行回收、销毁等相关规定。同时,也建议消费者养成在标签上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或食用已经过保质期的食品。
上一篇:新品牌设计必须考虑30年依然能用
下一篇:如何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