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她钟灵毓秀、山川瑰丽、人文荟萃、 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千百年来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江西是一块令人心驰神往的红色热土。透过历史的烟云,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境内遍布着一个个红色经典: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这些彪炳史册的革命遗迹和光耀千秋的革命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今天,江西更以“红色摇篮”的璀璨光芒,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驻足忘返。
江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萍(乡)浏(阳)醴(陵)起义、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为民国的创建与巩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革命时期,领导的伟大革命斗争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江西,诸如中国现代工人运动在安源发起,秋收起义的惊雷在安源炸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南昌打响,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工农专政的新型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建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于都集结出发,还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上饶集中营茅家岭斗争等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块红土地上……
这些红色经典,记录了江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和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彭德怀、陈毅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的红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光辉足迹,谱写了他们革命生涯辉煌、灿烂、伟大的篇章。江西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正是在这块红土地上,其革命和军事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江西人民在新革命时期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英雄的江西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仅有姓名记载的烈士就达25万人之多,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分之一,无名烈士更是难以计数,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在江西的青山绿水间,到处都有血与火的记忆。
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巍然屹立着井冈山,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绝处逢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横跨“六县一山”,即江西的遂川、宁冈(今属井冈山市)、永新、莲花和湖南的茶陵、酃县(今炎陵县)以及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全盛时期面积达7200余平方千米,人口50多万。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燃遍全国。井冈山斗争,产生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战略决策,集中体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奠定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由此,井冈山斗争被誉为“中国革命胜利的起点”,并形成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如今,这里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徜徉在井冈山的青山绿水之间,让人不禁肃然起敬、感慨万千,那八角楼的闪闪灯光、黄洋界的隆隆炮声、朱毛会师的欢呼情景、红军挑粮的崎岖山道……这些都使我们获得灵魂的洗礼、境界的升华。
南昌拥有闻名遐迩的滕王阁,是美丽的鄱阳湖之滨的江南文化古城,也是享誉中外的一座“英雄城”,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对革命群众进行疯狂的大屠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江西南昌,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革命基础,成为反击国民党反动势力的重要阵地。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南昌市中山路上那座灰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江西大旅社,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在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指挥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震惊中外的枪声,宣告了独立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的诞生,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高举起第一面鲜艳夺目的武装斗争红旗,唤起了无数革命志士和广大工农群众拿起武器与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的斗志与信心。
瑞金是位于江西东南边陲的重镇,是一块非同凡响的红色革命热土,这里拥有“红色故都”的美誉,被誉为共和国的摇篮。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创建的新型政权。1933年年初,中共中央也由上海迁入瑞金。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进行了治国安民的伟大实践,高擎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旗,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组织工农群众,谱写了一幕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诗篇。今天,瑞金城外的“红井”旁,传颂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动人故事,演绎着领袖与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长征第一山等众多红色遗址,都是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见证,它们正向人们倾情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萍乡曾是江南煤都,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06年12月首发于萍乡的萍浏醴起义,声势浩大,是辛亥革命的前奏,萍乡安源数千名工人参加了这次武装起义。1922年9月,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领导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由于准备充分、行动统一,并且注意斗争策略,这次大罢工取得了全面胜利,成为早期工人运动史上罕见的成功范例,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7年秋,毛泽东到安源主持召开了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安源也成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总平巷、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谈判大楼……斗争的惊雷在这里炸响,工人运动的画卷在这里展现。
赣东北是块血染的土地,演绎了红色的史诗。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风云,是红色中国史册上厚重的篇章。这片土地养育了一个伟大的儿子—方志敏。
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清贫》,抒发了伟大情怀。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弋横起义的怒潮,回顾当年模范革命根据地的情景。
江西还有很多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地方。被陈毅称为“东井冈”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地处赣西南吉安、吉水、泰和、永丰、兴国五县边界,是我党最早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之一,是赣西南红军游击战争和苏维埃运动的发祥地。
江西这块红土地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着不解之缘,与现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有着非同寻常的紧密联系。“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陈云和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被“下放”到江西劳动。在南昌市新建县(今新建区)拖拉机修造厂的西面荒坡上,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邓小平每天上下班都要从这里走过,工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小平小道”。正是在这条小道上,邓小平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未来,萌发了改革开放的思想,使我们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在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中,江西人民始终保持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江西的土地,承载着太多的红色记忆;江西的山水,凝结着太多的革命深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优秀革命精神,已凝聚成江西特有的革命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赣鄱大地上,革命旧址、故居及纪念建筑物数量多、分布广。红色的江西,犹如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在新时代展现出独具魅力的风采。江西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江西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精神,加大了红色旅游工作力度,促使红色旅游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江西的红色旅游有效地发挥了政治、文化、经济三大功能,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已成为国内旅游的新亮点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红土地上,革命伟业与秀美山河交相辉映的风貌在世人面前得到充分展现。
2023年,江西与湖南在于都县主办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红色”正成为江西旅游的主色调,“红色旅游”被打造成江西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线。4500万江西儿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
我们本着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服务的宗旨,从回望历史的角度,通过挖掘档案史料来宣传江西的红色旅游景点,宣传江西的红色旅游文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做到史料真实,通俗易懂。在全面介绍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重点介绍江西被列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3个单位印发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景区、景点,以及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景区、景点。希望本书不仅成为江西红色旅游的一张宣传名片,江西导游人员的一本好教材,而且能成为对广大游客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江西红色历史教育的生动读本,成为全省广大干部了解省情的知识读本。
上一篇:彩虹品牌宣传标语:呵护爱,温暖家
下一篇:江西文旅部门锚定新一年工作目标:打造文旅地标、重塑文旅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