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疲劳驾驶危害大,风险高,预防难,一直是交通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顽疾。但原有防疲劳物防设施,点位分散、元素单一,刺激时间短、体验感觉差,对于疲劳唤醒实际效果难尽如人意。今年6月,江西省公安厅交管局高警总队在直属五支队试点,基于沪昆高速梨温段现状,打造辖区入口防疲劳唤醒防线,建立了全感官、立体式、多维度的物防阵地。
▲会议现场
▲介绍防疲劳唤醒区建设
9月17日下午,江西省公安厅交管局高警总队在直属五支队召开了全省高速交警防疲劳唤醒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全省推广该防疲劳体系建设,向疲劳驾驶“宣战”。
全省首创“疲劳驾驶唤醒区”
当驶入位于沪昆高速梨温段的全省首个“疲劳驾驶深度唤醒区”,来自全省高速交警八个支队和相关业务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切实体验了一把高速交警的“唤醒服务”。
五支队支队长邱俊介绍,唤醒区的选点,东端以入省原赣浙省界路段(含入省第一个服务区前方路段),西端以进入辖区的龙虎山服务区休息点路段为首选,并在沪昆大型互通枢纽(沪昆景鹰、上万等常用分流点)及事故高发路段进行加密建设,以实现对入省、进入辖区以及中间路段所有车辆进行无差别疲劳唤醒。
疲劳唤醒区为三段渐进式,感官刺激由弱到强,再到弱。首先是200米左右的“引导过渡区”,提示驾驶人即将进入疲劳唤醒路段,引导其规范驾驶行为;然后则进入了1公里左右的“深度唤醒区”,对疲劳驾驶人进行持续高强度、全方位感官刺激,起到彻底唤醒效果。为让驾驶人逐渐适应到正常行驶路段,五支队在末端设置了200M左右的“驶离适应区”,减弱感官刺激。
和与会人员一起体验到该“唤醒服务”的还有车号为“湘A98**”的货车驾驶员。“湘A98**,您已疲劳驾驶,请驶入服务区休息。”刚进入“驶离适应区”时,该驾驶员便听到路边广播接连传来高速交警的催促,抬头一看,路前方的LED提示牌也出现“湘A98**,请驶入服务区休息”字样。在高速交警地面、低空、高空的立体式疲劳唤醒下,他驾车驶入了龙虎山服务区。
在地面设置密集震荡标线、隆声带,可实现触觉刺激;设置地钉灯,实现视觉引导;在驾驶人视觉感官较为集中的低空区域,设置护栏反光膜、LED灯带、太阳能爆闪灯、灯柱(雾灯)、仿真警车、提示牌等,强化驾驶人的视觉刺激,并设置高分贝感应警笛(减少扰民)、远程语音提示设备,对驾驶人的听觉进行刺激;在高空设置激光灯,LED显示屏、龙门架LED灯带,扩大视觉警示距离,进一步深化视觉刺激。
“利用声音、光线、震动、指示牌等对驾驶员视觉、听觉、触觉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刺激,达到对疲劳的‘唤醒’效果,进而引导驾驶员就近寻找安全点休息调整。”五支队政委余治方介绍。
全省首创交通安全主题服务区
驶离唤醒区后,参会人员一行来到龙虎山服务区。走进服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交通安全宣传主题展示区”几个大字,沿途的64个石墩,有的被喷绘成五支队吉祥物“小鹿交警”,有的被喷绘成交通标识,不时吸引着停驻的与会人员及司乘人员驻足观看。
据了解,为进一步营造良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拓宽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对重点车辆的落地监管力度,五支队在该服务区融入交通安全主题元素,创新宣教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司乘人员主动进入服务区接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双面宣传栏、两个警徽式宣传栏和一个创意风车……在宣传展示区,交通安全知识、典型警示案例与新颖的载体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从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参观、互动、体验,一步一景精彩纷呈。
休息登记区则是俗称的“网红打卡区”,该区域毗邻大型客车休息停放区,区内通过卡通停车休息提示牌、轮胎造型桌椅、轮胎造型汽车、双面宣传栏和连排宣传展板等样式新颖、个性十足的宣教设施,吸引司乘人员主动到休息区进行休息。
此外,该服务区还创新智慧警务便民服务站,司乘人员通过刷个人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后便可进入,并设置远程可视化报警机、简易交通事故自助处理机、重点车辆自助扫码登记备案等设施,实现群众远程可视化报警、重点车辆自助报备、简易事故自助处理等;设置免费共享自助区,提供医药箱、充电宝、搭电线、千斤顶、打气泵、旅游线路图等,为司乘人员提供便利服务。
主题服务区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及互动性为一体,将不同交通安全元素进行形式多样的展示和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做到遵规守法、平安出行。
江西省公安厅交管局党委委员、高警总队总队长田长耕介绍,高警总队以五支队为试点打造的全省首创“疲劳驾驶深度唤醒区”和全省首创交通安全主题服务区,自暑期运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肯定。他要求,现场会结束后,全省各个高速交警支队、大队要结合各自辖区实际情况、地方特色,加强“防疲劳”管控,并进行“防疲劳”体系建设,有效预防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文/熊波 首席记者焦芳
图/ 李军 记者徐国亮
上一篇:湖南中秋热门景区Top5出炉
下一篇:华新街健康主题公园建成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