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29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露 陈磊)一件件非遗作品,是一段段时光打磨出的美物。近距离地观赏这些非遗美物,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能感受到时光沉淀、匠人匠心的魅力。
历时近4个月挖掘和整理,今天早上,在厦门市美术馆将权威发布《厦门市首批非遗文创伴手礼名录》。这份名单上的十件产品,浓缩展现了厦门在地文化的精髓。作为厦门文化旅游伴手礼的代表,随着官方推介、游客认知的推进,它们更将承载着厦门文化和厦门旅游的魅力,走进五湖四海游客的手中和家中。“@厦门”文化旅游推广活动负责人彭军表示,这一系列非遗伴手礼,将纳入“厦门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优质库”,成为“海上花园·诗意厦门”全球营销行动的内容之一。
1珠光青瓷盏一抹枇杷黄惊艳世界
枇杷黄、釉色润、深腹、敛口、小圈足的小碗,碗口以下弧线内收,器内壁划刻简笔花草,间配“之”字形篦纹,器外通体划刻折扇纹。淡泊清雅的珠光青瓷,总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味道,纹饰多样,线条婉转流畅、自由洒脱,赢得了世界的共同审美。
三角梅作为市花在厦门城市景观中随处可见,它柔和与热情的姿态深受厦门人与各地游客的喜爱。“含蕊红三叶,临风艳一城”,当它盛开的时候,整个厦门就是花的海洋。“珠光青瓷烧制技艺”守艺人洪树德将厦门的代表性三角梅花,经刻刀迂回婉转,生动地将三角梅韵展现于杯盏之中,以小见大,简约素纯,呈宋瓷风范。青釉表面开片如丝般自然细隙,经茶汤浸润,愈加脉络清晰。
●三角梅韵·珠光青瓷盏,零售价399元
2“春仔花”三角梅胸花用丝线缠绕爱与祝福
先将金箔纸裁成条状,再剪成花瓣形状,这便是春仔花的花叶片。而后将红线缠在铁丝上,绕好红线的尾端,顺势将花叶片密密缠绕进红线中,一片花瓣就形成了。接着再用铁丝依次缠绕出三四个小花瓣,把头捏紧,依形状整理,一朵春仔花就成形了。经过缠、捏、折等繁复的步骤,一朵洋溢着喜庆的春仔花呼之欲出。“春”在闽南语中同“剩”字,象征富足有余,“春”又是生机勃勃、开枝散叶的季节,所以闽南人管这种用丝线一点点缠绕起来的头花叫“春仔花”。
春仔花技艺,在洪晓瑜家已传承至少四代了。传统的春仔花以百合、梅花、石榴等寓意美好的花型为主。时代变化,有些人不喜欢把传统大红色的春仔花戴在头上,洪晓瑜就改良技艺做了很多文创产品出来,比如蜻蜓形状的胸花、神似元宝的耳坠,甚至是书签、挂饰,还有既可以做胸针也可以做瓶插的样式。
●三角梅胸花,长约6.5厘米,宽约4.8厘米,零售价80元
3“龟糕印”套装 雕刻闽南龟文化
闽南人对“敬天公”用的红龟粿并不陌生,它是传统闽南人温暖的记忆。把捏好的糯米包上馅料,往龟糕印上一扣压,一个布满花纹的“龟”就成形了。“崇龟”的习俗逐渐形成龟糕印制作技艺,龟糕印就是龟糕的模具。
潘海员是目前福建省仅存的唯一一位龟糕印(又名龟粿印)手工雕刻师。拿起一个龟糕印模具仔细端详,会发现上边的龟纹很有讲究,不同纹路含义也不同。传统的龟糕印形象简单,“有个形状”就行了,作为家族的第五代传人,潘海员不断改进创新,在父亲丰富龟壳纹路的基础上,再刻上“福”、“禄”、“寿”等字样。现在潘海员精心设计的龟糕印有四面,正面是一只乌龟,前爪一定要刻五只、后爪刻四只,意味着脚踏实地,才可走遍五湖四海;而两侧一边刻有铜钱,一边刻有鱼,寓意“钱进家门,年年有余”;背面则要刻上寿桃,是福禄长寿的象征。
●“龟糕印”套装,零售价100元3个
4同安农民画 描绘乡村新生活
所谓“农民画”,就是乡村农民利用劳动空余时间,按照原始审美能力和返璞归真的艺术手法创作的一种具有民族化、生活化、自然化、装饰化的民间艺术品,展现和歌颂劳动人民朴实、率直和憨厚的情怀。
上世纪60年代,同安农民画初成规模,当时作者都是乡村农民,形式以年画、版画、宣传画为主,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设色浓烈,对比鲜明。大凡现实生活中的劳动生活素材,诸如围海造田、封山育林、修渠筑坝、圈猪积肥、插秧播种、采茶摘果以及喜弄车鼓、浅唱南音、穿针绞面、蒸糕搓圆、蒜头龙眼、甘蔗芋头等都可入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从民间剪纸、绣花、彩扎、漆线中汲取造型技巧,使得作品绚丽又质朴,有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气质。同安农民画现有从事农民画工作群体三十余人,如纪万水、颜明算、陈建纯、何文亮、柯静缘、柯登科等。
●同安农民画,38厘米×38厘米,零售价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