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8
改革开放40年
40年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
40年灿烂辉煌,40年春华秋实
从对台前线到经济特区
从滨海小城到海上花园
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到全球最佳休闲旅游浪漫地
请收听厦门旅游四十年系列报道
辉煌四十年,启航新时代
第四集
闽南特色文化旅游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如果将经济比做城市的血肉和躯架,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与精神。城市形象与人的形象一样,既有外在形象,又有内在气质。外在形象是由建筑、道路、广场、绿地等形体语言构成,而内在气质则包括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精神风貌、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
厦门是闽南文化的集中展示区。闽南文化是在从晋唐播传入闽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上, 融合了原住民的本土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不断实践,不断挖掘,在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诸多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因素后,孕育、发展起来的区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的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其中有以新垵莲塘别墅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的经典民居红砖大厝,也有被南洋热带气候影响而催生的中山路骑楼建筑,当然还有鼓浪屿上的欧陆外国建筑群,以及以集美学村、厦门大学为代表的嘉庚建筑群。这些建筑从学校到民居几乎都独具一格,各有千秋,让充满文艺气息的厦门更加光彩照人。而旅游部门也适时设计了相应的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游中学,学中游。
厦门的民俗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欢快粗犷的拍胸舞,激情飞跃的赛龙舟,妙趣横生的中秋博饼,还有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活化石的南音都各具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旅游文化部门紧密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旅游文化观赏产品,为厦门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加雅致的文化底蕴。
厦门的饮食文化
厦门的饮食文化自中原,郑成功扩大对外贸易以及五口通商后,西方和周边国家的饮食进入厦门,与本岛盛产的蟹、虾、鱼、贝相结合,使得厦门吸收了各地菜系的精华,形成了独有的多元化美食。土笋冻是闽南的特色小吃,相传郑成功攻打台湾之时,曾经粮草紧缺,而他治军严明,坚持不接受老百姓的任何资助。将士们于是到海边挖来大量的土笋充当食物,形成了后来人人爱吃的土笋冻;沙茶面则是由马来华侨传入厦门的,南洋有“沙茶糕“,”沙茶虾“等等美味,“沙茶”传到厦门,却一头跳入汤锅,做成了滋味浓厚的沙茶面。近年来,厦门旅游界和餐饮届紧密结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闽南美食文化的宣传篇,让外地游客先闻美名,再尝美食,为城市的旅游宣传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厦门旅游部门还大力打造闽南文化舞台艺术,先后推出了《闽南神韵》、《闽南传奇》两台大秀,为来厦游客献上精彩的夜游文化项目,也让游客快速了解和融入闽南文化。
《闽南神韵》是全国首台反映闽台民俗风情主题的大型旅游文化演出,结合了南音、博饼、木偶、戏剧、南少林、惠安女、郑成功等最具特色的闽南元素,融合了海洋文化和闽南文化的精华,运用了270度超强多媒体、3D成像、8声道音乐等声光互动技术,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
《闽南传奇》则是华夏文旅集团斥资13亿元倾力打造的厦门老院子景区的重点项目。景区包括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及《闽南传奇》秀两部分,二者“一静一动”巧妙结合,完美呈现了闽南文化精髓。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是闽南文化的“大观园”,整个景区1:1精心还原了闽南传统建筑古厝、特色民居以海蛎制作的蚵壳厝以及中西结合的南洋骑楼等,《闽南传奇》则是动态地传承和弘扬了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山真水、真刀真枪、真船真马,成功再现“民族英雄”郑成功浴血奋战收复台湾的慷慨悲壮以及巨浪滔天中闽南人下南洋的可歌可泣等内容。成为世界各地游客来厦必看的演出项目,填补了厦门实景演艺市场的空白。
(被采访者)华夏文旅总经理 刘鲲鹏
下一篇:朱虹:江西旅游九大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