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春暖花开,天津各区的旅游推介活动丰富多彩,突然感觉虽多却杂,来此消费游玩的特色是什么?不少网友表示一头雾水,小编有时候绞尽脑汁也迷迷糊糊、不得要领。
据观测,近期各区的文旅推介项目有:第一,红桥区正在大力宣推第32届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第二,蓟州区有盘山景区,从昨日起已全山恢复开放,今年还将有27项文旅活动,延续一整年;第三,和平区正推全域海棠花游玩(猜测以五大道为主);第四,西青杨柳青大运河文化公园(元宝岛)的一期竣工,主打杨柳青年画、运河盛景等等。
除此之外,其他区都在摩拳擦掌、一点也没闲着,各区的郊野公园、鼓楼、古文化街、意式风情街等等都在蓄势待发,静候周末、清明假期的踏青休闲、赏花游玩“大军”。
按理说这么多活动,可玩的内容很多,亮点也极为丰富,却给人感觉缺少一个叫得响、记得住、吸引力十足的城市品牌项目。如此来看,一个好的品牌意味着什么?小编认为,它意味着自信满满,也意味着一呼百应,还意味着印象深刻。好品牌的效应,会让一切事半功倍!
在坊间,这座城市被戏称“哏都”。过去的百年,相声曲艺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绵延不绝,就连天津卫视每年的春晚都有德云社的助阵加持。但“哏都”一词毕竟只适合口耳相传,不宜在明面上大肆宣传。
天津有耳熟能详的煎饼果子、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等特色小吃,甚至中西方饮食文化在此都底蕴丰厚。但有的吃着太油,有的如今价格贼贵,还有的过于小众,以至于好像都很难被广为接受而支撑得起长远。
在景点景区方面,上面提到了一些,但好像都没有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品牌效应明显、影响力超群的定位。难怪有人说,有的地方只是因为这个城市的人口众多才热闹而已。不可否认这话有几分实情,也透着没达到预期的无奈。把故事讲好,难道天津人就不会、就不行?
03:聚焦一点看看“好客山东”“老家河南”的口号多引人想像,看看西安十三朝古都、上海外滩的特色标签多鲜明突出,可一提到天津首先应该想到哪个特色、哪个地点呢?包子、麻花、煎饼果子?天津之眼、五大道、亦或是盘山?估计一提到地名,很多时候外地人脱口而出的可能是滨海新区,那么市区呢?市区里让人记忆深刻的点又该在哪?想起时,脑海中该是什么形象呢?
讲好天津的“故”与“事”,才有好故事,以及可持续、强关联、认可度高的城市记忆。千头万绪,头一个应该筛选、树立一个特色鲜明又响亮、号召力十足又引以为豪的城市品牌定位。如今正是时候!小编喜欢类似“乐在天津,幸福你我”的城市定位,你觉得如何?只是在哪里乐呢?在相声馆、商场购物中心?又乐哪些呢?吃得美、玩购得便捷?你来说说看!#头条创作挑战赛##媒体人周刊##城市观察员##天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