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头盔,踩下警务摩托的油门,鄞州公安分局福明派出所巡控队员蔡灿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7点15分从曙光中学(东校区)门口的人流中走过,7点35分出现在鄞州第二实验小学校门外,8点20分准点驻守在乐源幼儿园校门外五十米处……
福明派出所巡控车队
“家长们已经熟悉巡控队了,只要是人流高峰期我们都会出现。高峰勤务是鄞州公安打造平安校园的品牌工程,我们每个警务人员都全力以赴做好自己!” 11月4日7点35分,在鄞州第二实验小学门口,蔡灿冰警觉地注视着校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群,直到校园上课铃响才放心离开。
为了全力守护学生平安上学路,不断提升护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建设高质量公安“高峰勤务”,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深入分析护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特点,积极应对学生流和早晚高峰流叠加的双重压力,不断探索护学工作新举措、新路径,切实将“高峰勤务”打造成宁波平安校园的品牌工程。
鄞州第二实验小学学校门外,福明派出所民辅警把守护学岗
每天的早、晚两个学生上下学的高峰期,在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门口沧海路上,市民总会看到福明派出所警务人员在人流中忙碌的身影。
该校1000多名学生,学校大门正对着该辖区交通要道沧海路,每天上、下学时段,也正好是市民上、下班的高峰期,校门口马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成了学校、家长和鄞州公安关心的头等大事。
“为了做好平安校园工作,一直以来鄞州公安主动谋划部署,想方设法从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个方面做好高峰勤务,确保孩子们上下学万无一失。”福明派出所所长叶仁达介绍,根据鄞州公安分局的部署要求,属地派出所和学校深度配合,坚持做好“驻点守护+视频巡查”无死角、“校外硬件保障+校内安防培训”两手抓和“治安巡控+应急处置”同发力三方面工作。
“驻点守护指在校门口五十米处定点、定岗、定人,设立‘护学岗’。学生多的时候要求他们站在岗位上,人员少了可机动安排,维持交通、治安秩序。视频巡查主要识别校园异常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后台会第一时间预警,发布给学校。”叶仁达说。
宁波市第三中学门口护学岗
他还介绍,“治安巡控+应急处置”机制福明派出所的特色。一支由六人组成的摩托车队,每天分组在校外人流高峰时段巡逻,一旦出现问题启动应急机制,处理警情。
“校外硬件保障+校内安防培训”机制,在鄞州各个派出所都已经落实。“算是鄞州公安高峰勤务的配套措施,包括校门口的防撞栏、校园警务室内的防暴11件套等物品和派出所民警担任属地学校法治副校长,每年参与到学校法治、交通安全、防暴、反诈、防溺水、消防等多个内容的宣传活动中。” 鄞州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中队长柳锋介绍说。
通过这一年优化调整护学岗执勤模式,通过不断升级人防、物防和技防要求和考核机制,鄞州公安的高峰勤务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校园警务室最早就是从鄞州开始推行的,14年来已全市普及,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强数智化建设,把平安校园延伸到校外更远的地方。” 柳锋说。
奉化“护校安园”协同智治系统后台显示画面
据悉,宁波公安已连续10年开展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专项工作,通过固化民警、辅警、教师、保安、志愿者等力量组成的“高峰勤务”机制,保障孩子出行安全。截至目前,全市校园警务联络室建设实现全覆盖,建成校园周边岗亭606个,涉校刑事案件10年内发案下降42.2%。
在此期间,宁波公安还培育出不少创新样板。比如,奉化公安在护校安园方面同样创新不断,其独创的“护校安园”协同智治体系还得到了央视、《法治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点名表扬。
从去年“护校安园”协同智治系统上线以来,奉化公安高峰勤务工作通过大数据比对,实现风险人员‘一库列管’、风险行为‘一网感知’。针对持械等高危人员,安防力量触发一键报警,‘一呼百应’护校队和派出所等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切实消除校园周边安全隐患,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治理校园外高峰期拥堵方面,在依托该系统的基础上,奉化公安搭建可视化“驾驶舱”,利用校园周边主干道的公共视频及流量监测设备数据,逐校构建环校园500米范围的“数字地图”,动态呈现“在途车流量、拥堵指数、设备运行”等交通要素,为研判拥堵态势和科学指挥调度提供直观展示。截至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干预处置各类拥堵326起,有效干预率达70%以上。
下一篇:打造传播中华文化“最佳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