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陕西中心”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挂牌,标志着作为西安市首位果业的周至猕猴桃产业,从科技研发到国际合作交流,实现了新里程碑意义的进步。
西安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裴靖瑜主持挂牌仪式,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明章做主题发言。周至县县长段军利致辞,陕西省果业中心副主任周卫国讲话,陕西奥达集团董事长王发友作为承接实验室陕西中心的落地单位发言,陕西奥达集团总经理王思思出席会议。
周至县委书记闻其伟邀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领导宁殿林、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邹若力、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稳胜等领导盛典揭牌。
据了解,“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访问新西兰时,由习近平总书记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新西兰共同揭牌成立,2020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选育并推广出优质红肉、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出世界首个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
该实验室陕西中心经过近一年多时间的考察调研和积极对接,成功落地西安市周至县,说明周至县作为猕猴桃产业强区,其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迈上了新的水平。
周至是猕猴桃原产地,“猕猴桃之乡”。县域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猕猴桃培育和栽植的最佳适生区,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县。以周至县为主,目前西安市猕猴桃种植面积43.2万亩,年产鲜果55万吨,产量约占全省40%、全国20%和全球的10%,年产值达60亿元,实现了完整的猕猴桃生产、贮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
周至猕猴桃,酸甜自有道。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和最佳优生区,近年来陕西省及西安市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园区引领、品牌推广等系列举措,促进了猕猴桃产业地高质量发展。西安市在新品种选育、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等方面强化着力,猕猴桃生产规模稳定,品种优化,能级提升,正在打造百亿级全产业链。
在周至建设“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陕西中心”,将创新猕猴桃产业的人才引进、队伍培养、合作交流、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利用等机制,搭载国家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周至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合作交流。
上一篇:重拾历史碎片 再现港埠繁华
下一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首批吉祥物特许商品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