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彩TrueColor品牌宣传标语是:“书写世界 中国真彩”,那么这个标语有什么寓意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真彩TrueColor的品牌故事,从宣传标语中了解真彩TrueColor的品牌精神和含义。
中性笔,我们今天再熟悉不过的书写工具,常见于办公桌上,学生书包里,银行窗口柜台,家里的书房和电话机旁。“中性笔”在中国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源于一位温文尔雅的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硕士黄小喜。
黄小喜,作为将中性笔技术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也成为了第一个拥有中性笔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人,是中国制笔行业的领军者,是缔造中国制笔业变革的先锋人物,被同行誉为“笔王”。
二十多年来,为了让中国人都能用上最优质的书写工具,他遍访世界各地而求索。而他的工匠品质,源于“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的华工精神。
风华正茂的华工赤子
1983年,黄小喜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的研究生。报考华南理工大学,黄小喜说:“当时非常想做余仲奎老师的学生,余老师当时在材料学界是泰斗级的人物,另外就是想学好本领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就这样带着初心,黄小喜踏上了他的华工之旅。
在黄小喜心目中,华工的学习氛围十分轻松,同学之间的关系也特别融洽,凝聚力强。漂亮的学生宿舍,低矮错落的房屋,灵动的西湖,回忆起在华园的时光,黄小喜有着说不尽的话语。有趣的同学、学校的小树林儿、属于那个年代的家电“手电筒”等,都成了他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时大部分同学都沉浸在书海或醉心科研,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地学习,学风特别好,老师也特别愿意教。黄小喜说:“华工给了我学习、成长的机会以及锻炼的平台,我的创业经历与华工的教育和资源密切相关。”言语之间,尽表达着他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1986年黄小喜研究生毕业,留在了学校材料所工作。1989年,黄小喜想着出国留学深造,后来错过了deadline,出国的想法作罢。在老师的建议下,黄小喜去做了外贸。说起做外贸的经历,黄小喜一脸自豪:“当时中国学生的英文水平普遍较差,我的英文得益于我的导师余仲奎老师。”原来,那时候余老师会常常对着黄小喜说英文,老师给的资料以及文献也都是英文的,并要求黄小喜在短时间内把summary讲出来。后来黄小喜在做外贸的时候,优异的英文水平得到了客户一次又一次的青睐。1991年,黄小喜获得了广东省外贸“金牌业务员”的奖项以及5万元的巨额奖金。
虽然毕业多年,黄小喜仍然喜欢常回母校看看。有一次,黄小喜经过西湖,看到西湖边上曾经居住过的宿舍边杂草丛生甚是荒凉,于是主动发起并主要捐助建造了西湖文化长廊。现在西湖文化长廊已成为了华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敢为天下先开创中国的中性笔时代
当很多人满足于当前安逸的时候,黄小喜这个潮汕人却开始“折腾”了起来。1991年,他放弃已有优秀业绩的外贸工作,下海创业,专注于文具的研发、制造、销售。
前期,黄小喜外出考察国内外文具市场,发现其中一家日本企业研制出的啫喱笔,兼具了水笔的流畅、圆珠笔的方便,还不漏墨、能存档。他察觉到这种笔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所以果断决定从日本引进中性笔的生产技术。然而,笔看似简单,但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却是很高的,中国当时还造不出来这种笔。出于对技术的执着,黄小喜投入到啫喱笔的研究中。
1994年,经过前期的一些准备,黄小喜在广东汕尾开了一家笔厂,将所有进口的零部件一知半解地组合到一起,并给自己的产品起了个新的名字——中性笔。本以为可以一炮打响,但是初期的市场反应远没有预想中那么乐观,第一批产品因为墨水干涸写不出字,遭遇了全额退货,但黄小喜并没有放弃,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他认定项目没有错,市场也依旧广阔,缺的只是成熟的技术。
黄小喜开始四处拜师学艺,不断拜访专家,通过不断的沟通,他对中性笔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他明白:要做出一支好的中性笔,并不是简单将各个进口零部件组合起来就行,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及环境匹配问题。
经过反复试验,到1996年,黄小喜终于初步掌握了笔头、墨水、工艺的最佳匹配技术,研发出集多项关键技术于一身的拳头产品“真彩009中性笔”,这在制笔行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009也凭借优异的书写体验倍受青睐,渐渐成为大家用得最多的那款中性笔。真彩的中性笔也在国内落地开花,质量一直遥遥领先于国内同行。从那以后,真彩收获了无数的荣耀,开始影响着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书写习惯。
执着不渝书写中国人的文具品牌
从零件简单拼凑的失败到掌握笔头、墨水、工艺最佳匹配后009中性笔的成功,再到真彩品牌的遍地开花,“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等于一个人没有灵魂。”黄小喜说的话依然振聋发聩。他执掌下的真彩文具,要做的已经不仅仅是一支笔,而是中国人自己的牌子,是将中国制造发扬光大。
2005年12月,在被尊称为文化用品界的“奥运会”德国法兰克福Paperworld国际文化用品展上,“真彩”品牌作为中国文具行业的唯一代表,第一次踏进了号称世界文具巨头的“VIP俱乐部”的欧洲品牌馆。这是中国文具行业的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真彩文具已经覆盖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真彩研发的考试系列产品“金榜状元红”仍然依靠“专业级品质”陪伴我们多年。2015年“真彩魔力擦”和“真彩滑芯”的出现,也破解了中国造不出圆珠笔笔头的尴尬困境。
国际化是很多中国企业的梦想,黄小喜的国际化策略的特色在于: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与国际文具巨头合作,另外一方面坚持自主品牌,打造中国人的文具名牌。
真彩文具不仅在国内市场拥有极高的占有率,而且也远销美国、韩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法国、德国著名的连锁店,如沃尔玛、史泰博等公司的文具主供应商,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真彩TrueColor”品牌已经成为与国际文具名牌并驾齐驱的优质文具代表。“真彩”已经逐渐在国际上打响了“中国制造”的名气,树立了中国笔业的一个国际品牌。未来,真彩将由专业的书写工具出品商、“中性笔大王”,实现向“综合性一站式办公文具服务商”的转变。
“爱心包裹”履行社会责任感
黄小喜在带领公司快速、稳健发展的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2007年4月,真彩集团捐献100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福利会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设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真彩助学基金”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真彩美术基金”,这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文具企业捐献的最大的一笔慈善基金。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真彩向灾区捐助20万现金和100万元的学生用品。2010年玉树大地震,真彩又向灾区捐赠了学习用品和款项。2009-2011年,真彩连续三年认捐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向灾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捐献爱心。
为了进一步促进爱心包裹项目,集团还自发的在全国3万多家零售终端展开爱心倡导活动,倡导“人人参与,共献爱心”,受到了广泛好评。
“一个文具的价值是小,但所承载的爱与关心却是能量巨大,对真彩而言,积极、主动、自觉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发展力量,更是一种崇高境界。”黄小喜表示。
多年来真彩一直坚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上海、河南、陕西等十多个省市的青少年美术教育和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长期支持和关注中国青少年文化教育事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举办文教、美术方面的培训、选拔、表彰、展览及多种慈善扶贫的公益活动。
真彩文具:用中国制造破解“笔尖难题”
2010年,一位专家给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写信,反映了圆珠笔头大量依赖进口的情况。当年7月,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成调研组,赴浙江、上海等地对这一现象展开调研。正是这次调研,让许多曾经抱着“我们都能造潜艇、探月设备和大飞机,怎么可能连一支笔都造不了”想法的调研组成员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也看到了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2011年两会期间,调研组提交了两份调研报告,其中“我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笔头近90%来自进口”的数据引发了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注意。经他批示,当年两会结束后,科技部紧急启动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专项课题。作为国内制笔行业的领军人物,真彩文具主动承担了其中“高精度多工位笔头加工机床”“中性墨水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两个关键课题,并成为该课题示范点建设单位。
科技部的项目,在关键时候推了黄小喜一把,让他重新充满干劲。2014年,两台真彩文具自主研发的笔头加工机床样机通过了科技部验收。在研发过程中,其中多项替代技术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进口机床使用的PLC控制系统,如今可以被更为先进的数控系统所取代;进口机床电机1.5万转的最高转速,也将被提高到6万转,相当于每个加工位的效率提高了4倍……
多年的投入,终于破解了中国造不出圆珠笔笔头的尴尬困境,也让真彩文具收获了经济上的回报。“从设备本身来说,一台进口机床售价400多万,国产机床即便卖200万也能有相当的利润。制造成本就更不用说了。”据黄小喜透露,使用自主研发的机床、材料和墨水,每生产一支零售价为一块多钱的笔,制造成本会降低四五分钱,真彩文具每天生产几百万支笔和笔芯,成本就能降低几十万,一年下来达到六七千万,经济效益将非常明显。“
目前,真彩文具采用国产设备和国产原材料生产的圆珠笔笔头产量占总产量的10%左右,以后将逐渐加大比重,预计5年后国产圆珠笔笔头有望提高到80%,进而全面替代进口机器和原材料。”黄小喜坚信,真彩文具自主生产的设备技术上已经足以和进口设备媲美,虽然在稳定性和总体性能完善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不断量产的前提下,经过市场的不断检验,一定会越来越好”!
以上就是关于真彩TrueColor品牌LOGO的品牌故事以及品牌宣传语的定位,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好的品牌宣传语对品牌的价值是不可衡量的,优秀的品牌和企业都会树立自己的品牌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