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IP,互联网中一个全新的物种,引领着全新的商业模式,——IP为本的生存,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在商业运营和营销中共享的战略打法。
第一,像超级IP一样创造需求
如果你是一名编辑,出版一本书《爱因斯坦传》,你如何面对市面上很多其他版本的《爱因斯坦传》?这是一本好书,但你没有回答读者最关键的问题:我为什么需要它?
看看罗辑思想卖的怎么样《爱因斯坦传》。
罗辑思维的硬核成员和深度用户有意识地购买逻辑思维出版的书籍。在他们看来,罗振宇似乎完美地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历史、经济甚至哲学都是饶有兴趣地说着,常常被人称道。他们坚持要实现罗振宇说的“爱就要支持。”他们认为罗辑的思维“让人冒险,它创造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罗辑的思维从来不卖简单的书,而是满足用户的精神体验。实物产品本身只是精神符号(价值观)的载体,所以罗辑的思维书从来不打折。
可见,罗辑的思路是在为正在焦虑中成长的人提供治愈的方案。基于知识社区的口碑传播和垂直运作,这种价值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第二,打造自己的超级IP
像超级IP一样创造需求:
罗辑的思维就跟超级IP一样。目前微信官方账号用户数已达700万。
IP最初是知识产权的简称,即知识产权,是指通过智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是知识工作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IP的商业价值不仅存在于影视剧、游戏、漫画、书籍等泛娱乐领域。之所以在泛娱乐领域追捧泛娱乐,正是因为泛娱乐接近内容。但是,当一切都是媒介的时候,IP不仅代表了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还需要迅速从泛娱乐形式渗透到新商业生态的全维度,成为超级IP。
基于人的规模打造自己的超级IP,可能是我们在2016年及以后真正定义品牌、营销和产品整合的机会。
在旧的商业规则中,产品重视功能,用户体验就是功能体验,这也是当时用户购买的核心原因。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普及,产品越来越同质化,这也导致用户对产品的选择徒劳无功,或者说用户别无选择。市场的赢家,往往不是靠产品本身来赢得消费者,而是通常只能靠简单的营销来赢得,或者说是堆积量来赢得,所以往往是更多的广告,更多的促销,以及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长期以来,企业的运作实际上是以渠道营销为导向的。几年前,P&G“轻产品、重营销”的经营战略很有代表性,但两年前,这一战略突然失去了效率。过高的营销费用并没有给P&G带来真正的增长,但其业绩却逐渐下滑。这是P&G出售边际资产和品牌的战略调整。
第三,商品功能层面的需求转化
如何在产品功能之外增加额外的购买理由越来越重要。
众所周知,19世纪末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丰富,大大降低了人们因“生存”而对物质需求的紧迫感。人的个性化与精神世界的解放。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冰冷机器的对抗,人们普遍有一种孤独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城市钢筋混凝土与人的隔阂。城市里的物质产品令人眼花缭乱,极其丰富,却无法打动人。人的精神空虚是一种常见的状态。社会网络繁荣下的所谓个体孤独,需要一个新的疗愈系统,这就是南冬妮娅“友谊之舟”引发的社会心理驱动。人们对商品功能的需求不再是第一位的,商品消费已经从单纯的功能消费转变为内在需求和精神体验。物质逐渐退居二线,内心需求逐渐外化为一些精神行为和标签。
苹果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把产品定义为流行文化。耐克和可口可乐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因为他们不仅推广产品,还推广一种生活方式。耐克卖的不仅仅是鞋子,更是一种运动潮流。可口可乐卖的不仅仅是饮料,更是一种美国人的自由精神。
第四,超级IP开启了商业互联的新时代
通过社交网络的连接和整合,移动互联网重新赋予的个性和内容正日益消除内容和产品、个性和消费、时间和空间之间的界限。这场以IP为基础的生存运动,以其社交深度、上升速度和规模,颠覆了包括泛娱乐在内的各个行业。
因为IP连接,改变了商业模式设计,改变了原有的价值创造方式。品牌和产品的重心逐渐从功能化、规模化和集中化转向内容化、个性化和亚文化。这是一场与战略愿景模式的战斗。如何在打开想象力边界的同时,通过适当的IP设置,为企业找到重新连接和分配生态价值的机会,我们需要让创造力成为一种正确的开放姿态,创造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和连接方式。
基于IP的生存是注意力稀缺时代商业模式的必然选择,是小众需求的自然表达,是连接逻辑的商业衍生。未来所有的商业组织、机构、个人、品牌、亚文化都将以IP为基础,否则在这个时代就全军覆没了。
用超级IP思维重新定义产品、渠道、设计、品牌、流量、用户,是一场大脑洞的赛道大赛。唯一的问题是,你准备好迎接被IP塑造,试图IP的人了吗?
上一篇:如何把握品牌VI的节奏
下一篇:品牌设计中品牌色的使用方法